为中华电子工业争光

2021年11月27日 0 条评论 944 次阅读 1 人点赞

照片1  中:温家宝   右一:王廷友  左一:向阳

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王廷友在潍坊先后担任潍坊计算机厂长、计算机公司经理、录音机公司总经理、电子局局长、华光集团党委书记,后担任山东省电子工业局副局长、山东联通总经理等职,教授级高级研究员。

拼搏奉献为中华电子工业争光

——访原山东联通总经理王廷友

 通讯员 毛大鹏

“拼搏奉献,为中华争光。江泽民同志给潍坊华光题的词。潍坊的电子工业确实为山东和国家的电子工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潍坊华光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在建国六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赴济南拜见了如今退休在家的,曾经为潍坊电子工业倾注心血的领军人物王廷友。记者见到,年近七旬的王廷友,身体健壮,思路敏捷,回首往事,直达主题。

 

温家宝曾莅临潍坊考察电子工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温家宝同志,莅临潍坊考察电子产业,到潍坊计算机厂调研,并到机房观摩考察了华光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时任潍坊计算机厂厂长的王廷友向温家宝同志介绍了厂里的情况。温家宝同志对他们坚持自主创新和多发吸引人才等的做法给与充分肯定。

拉起这些,他还深有感慨地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与干部群众促膝谈心,是我们温总理的一贯作风。回想起当时陪同温家宝同志深入机房,调查了解了计算机厂生产经营情况场景,言谈举止如今还历历在目,令人回味。

 

创新和人才是电子工业发展的两大基石

“创新和人才是电子工业发展的两大基石。潍坊电子工业之所以取得较大的发展,我的体会就在于勇于创新和尊重人才。”拉到这里,王廷友话锋一转,若有所思地说。

他介绍,潍坊电子工业从1965年起步,八十年代已形成了电子计算机、收录机、通讯设备为重点产品的整体结构。到1990年底,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居全省电子行业的前列,仅工业总产值就占全省的22.2%。

他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潍坊的,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正是潍坊电子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当时,潍坊电子工业形成了两大公司,即潍坊录音机公司和潍坊计算机公司。录音机的产品有机芯、整机磁头、磁带、话筒等专业生产线,形成了一个配套完整的高水平的录音机生产基地。

 

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廷友说,他在潍坊计算机公司任总经理期间,重点调整了产品结构,通过先后进行了两次吸收合并,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实现了企业产品与技术力量的优化组合,使一个300多人的小厂,发展到拥有2000多名职工、8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能够生产计算机、通讯和汉字信息处理设备等高技术产品的中型企业。收到了超越发展、效益倍增、市场扩大、声誉提高的可喜效果。

这些工作为后来组建的华光集团形成了拥有计算机、通信和汉字处理系统的一个结构合理、具有超时代特点的高技术企业,为企业后来的产品技术拓展奠定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和良好的基础。同时,企业在研制生产国产小型计算机的基础上,于1982年成为全国第一家生产商品化微型计算机的企业,通过八年艰苦奋斗,研制、生产的“汉字照排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跨入了全国十大计算机制造企业的行列,工业产值翻三番、利润增长十多倍,实现了产值过亿、利税过千万。

 

创建了企业的“三C”产品结构

王廷友说,是潍坊计算机公司创建并确立了企业的“三C”产品结构。根据国际计算机与通信殊途同归的大趋势和国内电子工业发展前景,结合潍坊市电子工业技术基础,确立了“三C”产品结构模式,“三C”(computer、communications、chinese-letter)即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并加之独有的汉字信息处理技术,使计算机公司能生产计算机、程控交换机、无线电话机、电子出版系统等信息化设备有机结合的专业公司,使三类适应未来发展潮流的先进产品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得潍坊计算机公司成为国内较超前的一家产品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先进性和稳定性的IT企业。

 

邓小平指示“应加支持”

王廷友说,中央领导对“电子照排系统”的研制和生产情况非常重视。当时的汉字信息处理技术是个大投入低产出的项目,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简称电子照排系统,应用于汉字和图形的计算机编辑排版,取代传统的手工编辑和铅字排版工艺,是我国新闻出版编辑和印刷排版技术的一项重大革命。

1974年8 月国家计委下达“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七四八”工程的研制项目,由于当时的潍坊计算机厂,潍坊计算机公司的前身是全国生产计算机的主要厂家,经电子部和北京大学同意该厂参加“七四八”工程的研制,即由北京大学牵头,潍坊计算机公司参加,共同承担“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主系统的研制任务。

1979年7月完成了原理性系统样机的硬件主要部分,7月27日,经过了汉字照排系统编辑的报纸从照排机中输出,1980年,软件核心部分调通,排出《伍豪之剑一书》,10月22日方毅题词称赞“这是可喜的成就,印刷术从火与铅的时代过渡到计算机与激光的时代”。10月25日,邓小平做出“应加支持”的重要指示。

 

华光在潍坊广告词唱响神州

此外,国家计、经委确定潍坊计算机公司为全国唯一家生产激光汉字编辑照排系统的企业。从此,它也就承担起了全国印刷出版行业新技术设备换代改造的光荣历史重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前黄金时段的华光在潍坊的广告词同时唱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

1987年我到美国考察,在与《芝加哥论坛》报总编的会谈中我介绍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计算机自动排版的功能后,这位美国人惊呼:太先进了,他们的英文版的《芝加哥论坛》仍然采用的贴毛条(即剪贴)的方式排版,他希望和我们合作。

八十年代,该系统代表国家参加了在日本筑波城举行的国际科技博览会,并引起了学术界和印刷业广泛的青睐和关注。我们国家的很多领人都先后到潍坊企业内或北京的展会上视察参观该系统。国内各大报纸、出版社、国外中文报刊都采用了华光照排系统。

 

管理创新,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王廷友说,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只有技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改革大潮,就必须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在体制上,公司统一核算,统负盈亏,一口对外,资金集中统一调度使用,加大新品的开发投入,主导新品开发的方向和重大项目的调控以及骨干工程技术人员的统一调配使用;对内,划小核算单位,按产品系列实行分公司制,单独核算,自计盈亏,放权放活生产经营,贴近搞活市场,使其形成生产、营销、售前、售后服务一条龙,信息准、反应快、决策快、效率高。

干部实行任期聘任制,经营管理实行内部经营目标责任制,使各经营责任制员工的收入与单位的效益(毛利润)、综合管理指标挂钩浮动,带头打破大锅饭,拉开分配档次,向科研技术人员倾斜,向市场开拓人员倾斜,即向科研、市场、一线人员倾斜,打破了旧的习惯势力约束,比其他企业超前的解决了“脑体倒挂”问题,大大激发了工程技术人员的创造积极性,应验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使企业进入了快速、高效、良性发展的阶段。

同时,在企业中建立了多个产品技术开发中心,在全国形成了一介庞大的市场销售网络和技术服务的网络户在实行内部经营目标责任制的过程中,针对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科研项目、后勤服务、运输车队等不同的责任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模式,在测算形式、计算公式、考核兑现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并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创造了一整套比较科学、系统、完整的利润、收入、基础管理等多元素的综合指标考核体系,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果和提高与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的成效。

在开展企业升级活动中,注重抓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从企业管理标准化人手,制订并完善企业管理标准,并对管理指标进行层层细化分解和考核,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管理工作纳入管理规范之中,向管理要效益的思想认识大大提高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省电子行业设立的每年评选“软科学成果”的管理成果的评选中,我们在获奖的质量和数量上都在首位。

 

人才创新,引进培养两手硬

“企业理念再好,设备再先进,没有人也是不行的。积极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尊重人才,重视智力投资,是企业能够存在发展的保证。”王廷友说。

为此,采用引进、招聘、内培、外送等手段,多渠道、多层次地广招人才和开展各专业技术培训,实现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八十年代初,计划分配的大学生很缺少,就向大学赠微机换学生,同时先挑选接近高考录取线的落榜生。送到南京、济南等地的大学定点培训学习,毕业合格,待遇一样,以后又在上海、济南、东北等各大学选招定向培训大学生,并在各大学建立奖学金招选优秀学子,形成常年合作关系,保证了企业技术力量的需求。

“印象比较深的是解决引进人才夫妻两地分居的困难,使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夫妻得到团聚,安心地来到潍坊、留在潍坊。”王廷友回忆道,在那“农转非”非常困难的年代,经我们协调从潍坊市(县级市)拿出了200个几乎全市的“农转非”名额用于解决引进人才的家属户口安置问题。这一批从北京等大城市,北大、清华等著名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一机部、二机部、四机部、铁道部等科研院所引进的高科技人才,成为了企业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为企业的飞速发展壮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再是,为工程技术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建设专用的宿舍楼,让他们自己挑选和修改设计方案,新进的大学生结婚就能分到60平方的一套新房,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这些措施使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迅速扩大到800多人,职工教育投资达200多万元,使企业形成了高、中、低结构合理的雄厚的技术实力,有力地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使企业步入了人才——技术——产品——效益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期。一些外地来参观的同志惊叹“这些技术人员在北京、深圳、上海我不惊奇,而在潍坊有这么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队伍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

在尊重人才的同时还注重激励和培育企业精神,建立竞争奉献机制。针对公司高技术产品、高技术人才的特点,倡导培育了“拼搏、奉献、为中华争光”的企业精神,调动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华光”的名称就有“为中华争光”的寓义。

照片2

左一:温家宝

右一:王廷友

中: 向阳

2009年暑假采写, 10月刊登在《潍坊晚报》庆祝建国60 周年《祖国万岁》专刊。

 

maohongbo

这个人太懒什么东西都没留下